湛江,别称“港城”,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,广东省西南部,三面环海,东濒南海,南隔琼州海峡与大特区海南省相望,西临北部湾,拥有2023.6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,是一座激情浪漫的海湾城市。 这个史称“广州湾”的美丽半岛,一半火山,一半海水,城在海滨,海在城中,都市风情与古老雷州文化交相辉映,享有黄金海岸、生态绿都、天南古邑、魅力港城的盛誉。 当你徜徉其中,一定会不期而遇让人怦然心动的风景。
全市人口800万,面积1.32万平方公里,辖5县(市)4区,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,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,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中国海鲜美食之都、国家园林城市、中国十佳绿色城市、中国十大低碳生态城市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。
舌尖上的湛江——“吃海鲜,到湛江”,湛江是中国唯一的海鲜美食之都和对虾之都。
湛江的餐桌,宛如海鲜展台,不花俏、不做作,白灼是湛江海鲜的最高境界。
另一方面,湛江小吃,却又穷尽心思、时间、经验,方得一小口的满足。
这是一个没有冬天的地方,只有北方的候鸟成群结队飞至才让人感到冬天的到来。
而夏天恣意地占据了近2/3的时间,缠绵的春天与金黄的秋天在有限时间里拼命地展现自我;
大海、红土变换颜色与姿态来宣告季节的流转。
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肤浅的。
在老街漫步,斑驳的印记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,有一种沧桑气质是由岁月所锻造出来的。
不妨绕开人群,走进有些僻静的小街里弄,发现繁华城市背后的老骑楼、老字号、古码头、青石路、手艺人的故事……
新鲜出炉的湛江烧猪
表皮黄色芝麻点
显得十分诱人
一口下去
肉汁丰盈
皮脆肉香
古法烧猪风味一绝
湛江鸡位列“广东三大名鸡”之首,曾有“名震雷州三千里,味压江南十二楼”之美誉。
湛江鸡肉质本身味道就已经很香浓了,通常配一碟本地特有的沙姜酱油,就能激发出鸡味最原始最完美的味觉享受。
鸡肉嚼在嘴里,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鸡肉的甘、香、滑三种境界,基本上属于吃一块想两块。
很多人对湛江生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,是在那些夜宵烧烤档里。
烧烤的烟气在浓浓的夜色里散开,雾里烟里的人喝酒吸蚝,在一片喧闹声里仿佛满满的尘世之气覆盖了整条街,可以说没有宵夜过的人,不识人间烟火。
而炭烧生蚝作为夜店宵夜劈酒必备,从广东传至大江南北,而湛江生蚝作为广东生蚝代表,至今已成为各地烧烤街的门牌之一。
黄学增(1900-1929),广东省遂溪县乐民镇敦文村人,是大革命时期与彭湃、阮啸仙、周其鉴等人齐名的广东省四大农运领袖之一,又是土地革命时期广东西江和海南岛红军、苏维埃的创始人之一。 一九二九年,在海口市英勇就义,时年29岁。
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成为广东早期党组织和广州地区青年学生运动骨干。 1925年7月3日,任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顾问。1926年担任广东省农协秘书长。1930年1月17日被中共广东省委称为南路农民领袖。
李浴日(1908.4——1955.8),广东雷州人,字春清。 李浴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,现代中国文人从事军事学研究的先驱者,中国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主要倡建者,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。 他与浙江蒋百里、云南杨杰同为中国军事学巨擘,驰名海内外。他在军事学研究诸多领域,相当部分至今仍未有人超越,影响相当深远。
1950年春赴台湾,1955年8月7日病逝于台北永和寓所,时年47岁。 李浴日一生正派,博学多才,毕生尽瘁兵学。据不完全统计,他译著兵书12种,达160余万言。 更集中国2000年来兵书之精华数十种,编成《中国兵学大系》。 他是民国时期中国著名兵学家,现代中国兵学理论体系的倡导者和构建人,现代中国文人介入兵学研究的先驱。 在民国兵学领域,他的研究堪称多个第一。
李汉魂(1894—1987),字伯豪,汉族,广东吴川人。 1919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。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。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军长、军团长、集团军总司令、广东省政府主席。 抗战胜利后,游历考察欧洲、拉丁美洲等二十多个国家,1949年春去台湾,出任台湾当局总统府上将参谋长,后任内政部部长。
1949年李汉魂旅美后,靠与夫人经营餐室维持生计。 但他在事关国格人格问题上,决不“入乡随俗”,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中国国籍,并立下遗嘱,在他有生之年,如不能返回祖国,死后亦将他的骨灰葬在广东南华寺内。 1987年他在美国纽约与世长辞后,按其遗嘱,其骨灰由其女儿李浈从太平洋彼岸带回南华寺安放,实现了其生前“落叶归根”的愿望。
陈瑸(1656-1718年),字文焕,号眉川,广东海康(今属雷州市)人。 康熙三十三年(公元1694年)进士,知福建古田县。疏议废加耗、惩贪官、禁滥刑、置社仓、粜积谷、崇节俭、兴书院、饬武备等。 任福建巡抚、闽浙总督等。居官清廉,励精图治,布衣素食。累官福建巡抚、浙闽总督。清廉卓绝,圣祖称为“苦行老僧”。 康熙三十九年任古田知县,又调到台湾主政。